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大學國文:閱讀與寫作(二)
College Chinese: Reading and Writing (II)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 
授課教師
劉柏正 
課號
CHIN8017 
課程識別碼
101 80230 
班次
12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新402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2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以「自我與他者」、「詮釋與記憶」、「個人與社會」為主題,教授「文學評述」與「基礎學術寫作」之觀念與方法,協助學生建構論述與批判能力。本課程選用文本涵蓋短篇小說、紀錄片、社普文章以及學術論文。通過大量的閱讀與寫作練習,認識基礎學術寫作方法,以臺灣小說為主要對象進行講授,聚焦於文學分析的基本方式;藉由文本的細讀,掌握學術語言,加強論述與分析能力。本課程通過對生活現象之觀察與發問,以思辨、推論等方式,強化學生觀點之完善與論證邏輯。練習方面除四種寫作方法:描寫、敘述、說明、議論外,亦將加強學術摘要的撰寫能力,利用不同角度的影評、書評文章,協助學生掌握分析文本之方法,進而理解學術論文之問題意識養成、引用規範之認識、學術論證之步驟等。 

課程目標
1. 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、解析及詮釋,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。
2. 訓練學生分析與思辨的基本能力,培養轉化知識或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。
3. 藉由實作與討論,充實文類知識,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要點。
4. 講授學術寫作的原則,藉由階段性練習掌握學術論述思維與批判性寫作的能力。 
課程要求
1. 課前預習文本,作業勿直接傳抄、下載網路資料或抄襲。
2. 按時繳交書面作業、課堂積極參與討論。無故遲交者不予計分。
3.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。
4. 按時繳交作業與報告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【課堂指定閱讀】
每週文本請見課程進度所列。
【期末報告指定書目:教師提供書目】
期末報告可從以下「短篇小說集」中選擇「至少一篇」,或由同學自行選擇。參閱本學期教導之分析方式,撰寫一篇合乎基本規範的學術論文。文長至少4000字。
1. 吳曉樂:《妳的孩子不是妳的孩子》,臺北,網路與書出版,2014年。
2. 黃崇凱:《文藝春秋》,臺北:衛城出版,2017年。
3. 張亦絢:《性意思史》,臺北:木馬文化,2019年。
4. 陳柏言:《溫州街上有什麼:陳柏言短篇小說集》,臺北:木馬文化,2020年。
5. 陳又津:《我有結婚病》,臺北:三采,2022年。
6. 林文心:《遊樂場所》,臺北:木馬文化,2023年。
【期末報告指定書目:同學自選書目原則】
以臺灣2000年以後出版之短篇小說(至少一篇)為對象,參閱本學期教導之分析方式,撰寫一篇合乎基本規範的學術論文。文長至少4000字。同學自選之短篇小說規範如下,各項條件皆須符合:
1. 作者為台灣人(或長居台灣之外籍人士亦可),亦可選擇旅外台灣作家之作品。
2. 作品本身以華文書寫為主,其他語言作品須有華文翻譯,方可選用。
3. 「出版」意謂已經出版成書,如是參加各級政府單位、學校機構舉辦之文學獎作品,未出版者不得選用。
4. 2000年後出版,以「初版」為限,如初次出版於2000年以前,但於2000年後再版者,不得選用。 
參考書目
1. 蔡柏盈:《從字句到結構:學術論文寫作指引》,台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0。
2. 劉承慧、王萬儀主編:《大學中文教程:學院報告寫作》,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,2010。
3. 傑克.哈特:《敘事弧:普立茲獎評審教你寫出叫好又叫座的採訪報導》,台北:遠足文化,2018。
4. 威廉.金瑟:《非虛構寫作指南:從構思、下筆到寫出風格,橫跨兩世紀,影響百萬人的寫作聖經》,台北,臉譜,2018。
5. 戶田山和久:《論文教室:從課堂報告到畢業論文》,台北:游擊文化,2019。
6. 郭珮宜主編:《芭樂人類學》,台北:左岸文化,2015。
7. 趙恩潔、林浩立主編:《芭樂人類學2:異溫層迷航記》,台北:左岸文化,2021。
8. 范銘如:《書評職人:失憶時代的點書》,台北:聯合文學,2019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作業1:學術論文摘要撰寫 
15% 
 
2. 
作業2:紀錄片文本評述(2000字以上) 
15% 
 
3. 
作業3:期末報告題目、大綱與前言 
5% 
 
4. 
作業4:期末報告增寫 
5% 
 
5. 
期末報告口頭發表:簡報呈現,每人10分鐘 
15% 
 
6. 
期末個人書面報告:完整書面報告(至少4000字,且須合乎學術寫作格式規範) 
25% 
 
7. 
平時成績 
20% 
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作業繳交方式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9  課程說明、作業撰寫格式教學運用說明
閱讀文本:(美)凱薩琳.安.波特 (Katherine Anne Poter):〈魔法〉 
第2週
2/26  導論I:敘事、分析與評述
主題:描寫、敘述、說明、議論
閱讀文本:游旨价:〈巨木的原鄉在何方:扁柏屬的東亞北美間斷分布〉,《通往世界的植物》(臺北:春山,2020),頁43-73。
※備註:網路加退選於3/2截止。 
第3週
3/4  導論II:邏輯、推理與論辯
主題:摘要教學
閱讀文本:林浩立:〈饒舌、革命與伊斯蘭〉,收入郭佩宜主編:《芭樂人類學》(新北:左岸文化,2015年),頁183-189。
【作業1】摘要撰寫(教師指定篇章,撰寫 500字摘要,9月24日23:59前)
※備註:本週確認修課名單。 
第4週
3/11  寫作指導:摘要作業指導、學術資料搜尋與引用
 
第5週
3/18  基礎學術寫作:現象觀察與提問
以下擇一,待定
(1)閱讀文本:李昂:〈彩妝血祭〉,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(臺北:九歌,2010年),頁179-242。張玲敏:〈歷史的斷裂與延續-解讀〈彩妝血祭〉〉,《輔大中研所學刊》第9期(1999年9月),頁207-221。
(2)閱讀文本:陳列:《躊躇之歌.藏身》(臺北:印刻,2013年)。石曉楓:〈理想與自我的安頓-陳列散文中的空間經驗〉,《清華學報》第47卷第3期(2017年9月),頁591-619。
(3)閱讀文本:廖梅璇〈黑眼珠的日子〉,《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》(臺北:寶瓶文化,2017年)。李欣倫:〈書寫,用以抵禦內心冰火風暴:臺灣作家筆下的躁與鬱〉,《寫字療疾》(臺北:遠流,2023年),頁97-107。 
第6週
3/25  文學評述:影視文本的分析
觀看紀錄片:郭亮吟:《綠的海平線》(60分鐘,課堂播放並參酌閱讀文本進行討論)
閱讀文本:郭力昕:〈歷史紀錄片裡的政治性:郭亮吟:《綠的海平線》(2006)、《軍教男兒》(2010)〉,《真實的叩問: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》(臺北:麥田,2014年),頁157-164。
【作業2】以紀錄片為對象,學習郭力昕的寫作方式,撰寫2000字以上的「分析評論」,且必須引述一篇紀錄片相關研究之論文。
紀錄片單如下,自選一部觀看撰寫:
1.吳秀菁:《蘆葦之歌》(2015,76min)。
2.黃胤毓:《海的彼端》(2016,130min)。
3.廖克發:《不即不離》(2017,90min)。
4.傅榆:《我們的青春,在台灣》(2018,116min)。
※作業2撰寫提醒:不是觀影心得,情節介紹務求簡潔,可以聚焦於電影中一個角色、一段情節、一個鏡頭,進行由小觀大的評論。 
第7週
4/1  基礎學術寫作:從文本到文本分析
(1)舞鶴:〈調查:敘述〉,《悲傷》(臺北:麥田,2019年),頁130-150。
(2)鄭伊廷:〈重構二二八的困境與自覺—舞鶴的〈調查:敘述〉〉,《臺灣文學評論》第9卷第2期(2009年4月),頁130-148。
 
第8週
4/8  期中考週:
觀看影片:萬仁:《超級大國民》(片長120分鐘)。
閱讀文本:林傳凱:〈描繪「剛剛消逝的過去」:解嚴初期探索「白色恐怖」的三部電影〉 
第9週
4/15  大學國文教學演講:李欣倫(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)
上課地點:文學院演講廳 
第10週
4/22  基礎學術寫作:前言與大綱教學
閱讀文本:郭松棻〈月印〉,收入胡淑雯、童偉格主編:《讓過去成為此刻: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》(臺北:春山,2020年),頁27-125。 
第11週
4/29  基礎學術寫作討論課
(針對【作業3】進行個別討論) 
第12週
5/6  基礎學術寫作:「推論」的原則與寫作
閱讀文本:李渝:〈夜琴〉,收入胡淑雯、童偉格編《讓過去成為此刻: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》(臺北:春山,2020年),頁351-380。 
第13週
5/13  基礎學術寫作討論課
(針對【作業4】進行個別討論) 
第14週
5/20  期末報告口頭發表會(發表人與討論人模式) 
第15週
5/27  期末報告口頭發表會(發表人與討論人模式) 
第16週
6/3  期末考週
期末報告口頭發表會(發表人與討論人模式)